中国结艺网

利用普通篾片编织各种文字图案,一项民间罕见的竹编“绝技”

作者:夏雪视觉



日前,上犹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时,寻访到居住在上犹县蛛岭村的彩篾竹编手工艺人黄成忠,工作人员正在欣赏他编织的食盒。(摄影/夏雪)



从6岁那年父亲用“勤学苦练”四字的篾器图文花样启蒙还在读一年级的黄成忠以来,黄师傅至今从事传统竹编技艺已有50多个年头。他是彩篾竹编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。(摄影/夏雪)



彩篾竹编技艺,是传统竹编大家庭中的一项独门绝活,就是将普通竹篾染成各种色彩,利用错落有致的色彩随心所欲地编织出文字、图案等。民间“篾匠”群体中掌握这项工艺的人非常少,方圆百里难找第二人。(摄影/夏雪)



彩篾竹编使用的原材料是山上普通的毛竹,但要刮青,将毛竹表皮的青色刮去。(摄影/夏雪)



篾片要求非常精致,通常宽为4-5毫米,厚0.2-0.3毫米。(摄影/夏雪)



篾片打磨一丝不拘,表面必须光滑,厚度保持一致。(摄影/夏雪)



采用当地的土颜料染色,可以红色、黄色、青色、黑色等。(摄影/夏雪)



编织前要认真谋篇布局,根据需要的图案或文字精心规划,如果弄错一步,就会前功尽弃。(摄影/夏雪)



这是四十年前黄师傅编织的一个食盒。当时正值打倒“四人帮”,国家确定“抓纲治国”战略,黄师傅满怀激情编织一个““抓纲治国”的食盒,食盒上的字迹依稀可辨。(摄影/夏雪)



改革开放后,农村劳力大多外出务工,竹编工艺日渐受到冷落。为了使这一民间“绝技”不致失传,当地文化部门积极鼓励和支持黄师傅再操“旧业”,他也表示非常乐意把这一绝活传承下去。这是黄师傅刚刚编织的一个食盒,食盒正面的文字是“福禄寿”三个字。(摄影/夏雪)